首先从中国传统建筑根源的角度讲,道家的思想对其影响要早于儒家,并且道家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天地阴阳的风水理论是指导中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有了“建筑的本质是空间”的论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句,有和无,利和用。这句话在被彭一刚院士设计在天津大学建筑系馆上,提醒建筑学子关于建筑的初衷。
儒家思想最大的贡献就是规范了礼制,将天地人伦思想进行了统一,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社会的基础“三观”。当然包括了人的活动场所,建筑。要说中国传统建筑和日本传统建筑在形制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称和不对称了。中国古建筑无论是单体形制还是群组规划,都遵照基本的对称,而在明清皇家宫殿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个在《周礼·考工记》中就已经存在的建城的思想,依然在沿用。日本的古建筑越靠近现代,其不对称性和活泼性就越强。
儒家的尊卑思想,一样体现在建筑上,最明显的就是建筑等级愈加森严。而森严的结果就是有序。在辽代和唐代的建筑上,其体量和规模之大让人仰止,往往用巨大的建筑构建创造大尺度的空间。但在宋朝以后,《营造法式》规范了建筑的标准,也更加明确了建筑等级,开间、斗拱、彩画等均有详细的等级限定,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尺度和等级的关系,甚至屋顶的形制也是,歇山顶和庑殿顶直接表明了建筑的等级。同时限定了不同位置居所的等级,四合院中的东西厢房是等级有别的。另外大型木料不足也是一个限制因素,大柱采用小料拼合后铁箍已是基本做法了。
要说儒家最直接的对自身建筑的影响,应该是各地均有文庙了吧。
古建筑在明清时的形制在某些人看来是僵硬死板的,实际上是规范的做法成熟的体现,各个形制和部件都已经有完善的等级制度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超大尺度或者不合规矩的做法,只可能在小范围内改良。各种场所也都有其专属的等级划分。
1、万神殿,罗马
万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古罗马人并没有用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但他们有混凝土,并且用它建造了万神殿,
2、庞皮亚艺术活动中心
这里原本是一家鼓厂
3、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建于1952年,位于法国马赛市,
4、霍奇米洛克餐厅
坐落在墨西哥城的霍奇米洛克餐厅
5、圣约翰修道院教堂
圣约翰修道院教堂建于1961年
东北大学建筑馆不是林徽因设计的。
东北大学的校徽是林徽因设计的。
东北大学四大学馆均由当时东北工学院教师设计,呈仿苏仿欧建筑样式。
东北大学建筑系最早由梁思成创办。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留美回国,接受东北大学工学院院长高惜冰的聘请到东大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担当起创办我国第一个本科学制建筑系的重任,东大又聘请童寯、陈植、蔡方荫等组成了高水平的教师阵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系馆设计效果图怎么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