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抗渗混凝土常用的做法是掺用引气型外加剂,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不连通的气泡,截断毛细管通道,改变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此外,减小水灰比,选用适当品种及强度等级的水泥,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注意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等,都对提高抗渗性能有重要作用。
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P12六个等级,相应表示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的静水压力而不渗水,换而言之就是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
关于这个问题,抗渗砼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抗渗性能指标:抗渗砼的规范要求一般会规定其抗渗性能指标,如抗渗等级、抗渗压力等级等。抗渗等级一般分为Ⅰ级、Ⅱ级、Ⅲ级等,抗渗压力等级则根据具体工程需要确定。
2. 材料要求:抗渗砼的规范要求会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详细规定,如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等的种类、质量要求、掺量比例等。
3. 配合比设计:抗渗砼的规范要求会对配合比设计进行规定,包括水灰比、骨料配合比、矿物掺合料掺量等。配合比设计要保证抗渗砼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4. 浇筑施工要求:抗渗砼的规范要求会对浇筑施工进行规定,包括浇筑工艺、浇筑顺序、振捣方式等。施工要求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抗渗砼的质量。
5. 养护要求:抗渗砼的规范要求会对养护进行规定,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式等。养护要求的合理执行可以保证抗渗砼的强度和抗渗性能。
6. 检验与验收:抗渗砼的规范要求会对检验与验收进行规定,包括抗渗性能的检测方法、检验频次、验收标准等。通过检验与验收,可以判断抗渗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混凝土抗渗设计规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