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管道管网布置原则
1.厂区内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2.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架柱子布置;
3.需设置“π”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
4.热力管道,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等宜布置在管架上层,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宜布置在下层;
5.管架上的管道设计,应预留10~20%余量;
6.B类流体介质管道与电缆和氧气管道并行或交叉敷设时,其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7.B类流体介质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
8.密度比环境空气大的B类气体管道,当有法兰、螺纹连接或填料结构时,不应紧靠建筑物门窗敷设;
9.道路、铁路上方的管道上不应有阀门、法兰、螺纹接头及带填料的补偿器等可能泄露的组件;
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 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5)管道应架空或地上缴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6)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
7)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8)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留有1O %-3O%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9)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室外管网G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外部的管道网络系统,主要用于输送水、气、热等介质。它包括供水管网、供气管网、供热管网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室外管网G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室外管网G的建设和改造也越来越重要,需要不断提高管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的不断提高。
(1)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渣,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辗压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要求方可使用。
(3)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得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一表1~8规定的可以使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